一、大赛主题

“互联网+健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面向郑州大学在校学生,针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展的竞赛活动,旨在提倡学生关注医疗与健康等热点民生问题,激发高校学生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互联网医疗创新人才。

二、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三、参赛对象及参赛形式

参赛对象为郑州大学在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设计或开发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每个参赛项目需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医疗与健康服务中的优势作
     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务必为学生原创,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涉及他人
     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
     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
     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类型

(1)调研论文类

1、以产品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围绕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的软件系统、平台及手机APP应用,提出独特见解、改进意见和理性创新建议,侧重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后的解决方案的实施。 中心现有软件系统、平台及手机APP应用。

2、申报时须从选题背景、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工具、调查程序、数据分析、问题总结、对策建议等方面,客观地反映出选题的真实状况,并将调查工具及部分调研数据作为附录材料上报。调研数据必须真实有效,严禁杜撰。

(2)软件系统或平台类

参赛的软件作品应围绕“互联网+健康”主题,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开发,编程风格良好,注释清晰,文档完整。

(3)硬件产品设计类

参赛的硬件作品应围绕“互联网+健康”主题,创作新颖、有趣的智能硬件产品。

(4)模式创新及创意类

应围绕“互联网+健康”主题,创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结合相关实验或可演示系统来展现相关创意。

 

五、赛程安排

1、报名阶段
     参赛团队可通过大赛指定邮箱(ih-cxds@ha.edu.cn)进行参赛报名,提交项目申报表及项目计划书。
     报名材料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6日

2、项目初选阶段
     大赛组委会参照大赛对项目的范围和条件要求,根据参赛团队提交的项目申报表的创新创业主题及形式,初选出符合大赛宗旨
     的特色项目,公布报名参赛入围名单,由大赛承办单位给予每个入围团队2000元的创新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以鼓励其更好的
     开展项目实施任务。公布初选参赛入围名单日期:2016年7月8日

3、项目实施阶段
     入围团队获得创新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通过进一步完善参赛项目作品,最终以“项目展示PPT或视频演
     示等文件”提交项目成型作品。项目展示PPT或视频等演示文件提交时间截止日期:2016年9月30日

4、复赛阶段
     由评审委员会对获得创新创业项目启动资金的初选入围团队成型参赛作品进行书面评审,产生决赛入围名单,
     公布复赛结果日期:2016年10月12日

5、决赛阶段
     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及公开答辩等方式进行。由评审委员会听取项目展示并质询后进行评分,根据综合成绩排名产生大赛获
     奖作品。比赛结束后举行现场颁奖典礼。现场答辩及颁奖日期:2016年10月28日

六、奖项设置

1、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参与奖。具体奖励数量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实际参赛作品数量按比例制定。
2、所有参赛获奖的团队,将获得由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参赛团队将由
     承办单位以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方式给予相应的项目资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金额如下:

特等奖:2万元(人民币)
     一等奖:8000元(人民币)
     二等奖:5000元(人民币)
     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将由大赛承办单位择优聘请为中心兼职研究员。

七、参赛团队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说明

1、项目申报表需要加盖院系公章后,报送纸质材料至郑州大学南校区逸夫楼西二楼202室,文老师接收。同时发送项目申
     报表和项目计划书的电子版到大赛指定邮箱(ih-cxds@ha.edu.cn),项目涉及的专利、著作权等相关佐证材料需附在
     计划书后。
2、项目计划书电子版,要求为PDF格式。
3、项目展示PPT。要求为ppt、pptx或zip格式。
4、项目展示视频。要求为MP4格式。

八、大赛联系方式

联系人:齐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63186
提交材料邮箱:ih-cxds@ha.edu.cn

九、请各院系积极动员在校学生参加首届“互联网+ 健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详细信息请关注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官方网站:http://ih.zzu.edu.cn

附件:项目申报表

十、2016年郑州大学首届“互联网+健康”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

表1  2016年郑州大学首届“互联网+健康”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

2016年郑州大学首届“互联网+健康”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序号

参赛项目

学院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1

医+医学平台

基础医学院

樊容榕

范蓓蕾/樊瑞新/雷寓淇/朱广磊/唐正燕

朱晓燕

2

康行CAN WALK

临床医学系

陈昱妍

赵英杰/李益涵/李子飚/邓权江/秦振杰/高许生/董艺华/聂思雨

章茜;逯鹏;夏伯乾

二等奖

序号

参赛项目

学院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药箱健康监控项目 ——用药管家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杨悦翔

胡北辰/郑鼎浩/和志超/郑梦颖

王瑞娟

2

家居卫士——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政聿

秦智/滕志/吴钒/袁佳坤/朱聪聪/杜朋/薛东鹏

张宗涛;贾晓林

3

面向服务架构的个人健康数据通用化交换平台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叶昆仑

李晨辉/王成/陶琪文/张颖/赵文静

佘维;刘炜;王欣海

优秀奖

序号

参赛项目

学院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1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心血管病精准预测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

李奇航

谢全威/王玉辰/刘祥龙/张雅迪/郭赛迪

逯鹏

2

智能居家健康监控机器车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王莹童

江晓冲/赵凯东/杨知锦/王英东

曹仰杰;段鹏松

3

医疗单据录入系统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孙会鹏

杨青松/高顺顺/单朋辉

曹仰杰;段鹏松

4

基于WIFI无线通讯的新型家庭医疗监护系统

临床医学系

范道洋

李玥/李浩亮/宋纪元/张超奇

臧卫东;罗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心创意)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杨林涛

刘璐/张文亮/邱剑飞/茹伊珊

林予松

鼓励奖

序号

参赛项目

学院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指导老师

1

基于大医院数据的社区医院配药系统平台

信息工程学院

刘泽华

王心宇/李怡然

关国利

2

康宝健康服务中心

护理学院

韩二环

张倍倍/张慧颖/王荣华/余自娟/李振

张艳

3

益健康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郭旭

刘浩森/张梓良/于望舒/洪钰莹/郑乾坤/薛姣姣

聂娜;白晓虎;曹仰杰;段鹏松

4

颈椎护理专家

基础医学院

薛晨

孙姜华/肖楠/孟婧博/段雨涵/杨玲

张红雨;张艳艳

5

面向抑郁症诊治的互联网医疗服应用系统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交叉研究中心

葛昭阳

李君/刘雪峰/胡斌华/苏中华

徐明亮;葛操;吕培

6

人工智能的突破对个人健康管理的影响

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

李振

王亚敏/刘明林

曹仰杰;段鹏松

7

健康速递微信公众平台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陈姣姣

武泽明/王治栋/王晓宇/张静文

张响

8

对“妈妈爱我”APP的整改意见

基础医学院

潘玉倩

李晴/李珂/李明蔚

曹文波;徐高磊

优秀指导教师奖

序号

指导老师

参赛项目

获得奖项

1

朱晓燕

医+医学平台

一等奖

2

章茜;逯鹏;夏伯乾

康行CAN WALK

一等奖

3

王瑞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药箱健康监控项目——用药管家

二等奖

4

张宗涛;贾晓林

家居卫士——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窗

二等奖

5

佘维;刘炜;王欣海

面向服务架构的个人健康数据通用化交换平台

二等奖

6

逯鹏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心血管病精准预测研究

优秀奖

7

曹仰杰;段鹏松

智能居家健康监控机器车

优秀奖

8

曹仰杰;段鹏松

医疗单据录入系统

优秀奖

9

臧卫东;罗勇

基于WIFI无线通讯的新型家庭医疗监护系统

优秀奖

10

林予松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心创意)

优秀奖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75号郑州大学南校区逸夫楼西

  • 电话:0371-67763186

  • 邮编:450052

  • 传真:0371-67763770

  • 电子邮箱:

  • Copyright © 2015- 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